如何正确看待人口红利、人口老龄化、出生率过低等重大问题?

文/俗士



现在大家都在谈人口危机,到底什么是人口危机呢?普遍的观点是把现在生育率下降看作人口危机,但我认为中国人口太多和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才是真正的人口危机,而不是生育率下降,而且我认为,出生率不下降是好事,否则中国人口不断增加的趋势就无法扭转,人口与资源的紧张关系只能越来越严重永远得不到缓解,只有出生率下降到人口出现负增长,才能缓解这一矛盾。


说句不好听的话,连动物都知道在资源不足时抑制种群数量增长,但中国的人口学家却从不考虑中国资源匮乏这一事实对人的生存影响,整天对着几张人口变化的曲线图一惊一乍。其实,人口与资源的紧张关系,在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口理论家马尔萨斯就指出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源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这一理论被后人称为马尔萨斯陷阱。我相信中国的人口专家们不会不知道,只是他们故意忽略这一不利于他们误导、忽悠大众的理论。所以,对于他们的数据我都只是看看,而不去理会他们的分析,数据也许是客观的,但怎么运用它们则是主观的。如果他们恶意放大一些数据而回避另一些对他们不利的数据,那他们的分析就会对国家、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比如,他们不顾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故意回避中国有14亿人口,到处人挤人的现实,片面强调出生率下降制造焦虑的行为。


下面就从人口红利、老龄化、生育率下降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一、人口红利


百度百科的解释:人口红利,经济学术语,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①


由于人的年龄在生命周期内是不断增长的,人人都会变老,且由于社会进步,人的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老龄化不可避免,所以人口红利不可持续,即使拼命生孩子也不行。简单论述如下:按国际通行的老龄化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例,我们看一下:中国现有的老龄人口数量,60岁以上老龄人口2.67亿、65岁老龄人口2亿,要把60岁以上老龄人口降到10%或65岁老龄人口降到7%以下,一年需要新生多生婴儿?答案可能完全出乎人们的想象,即:2.67÷10%=26.7亿,减去现有人口总数14.12=12.58亿,或者2.0÷7%≈28.57亿,减去现在的人口总数14.12=14.45亿。不管那种情况都是无法实现的。


鼓励多生的结果可能会增加一些人口(新生儿)但对于改变人口结构是杯水车薪,而增加的人口却会加剧人口与资源的紧张关系,人口越是老龄化就要生越多的孩子,却始终无法摆脱老龄化……所以,人口红利这种把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重大就是红利的理论就是一种庞氏骗局,最终结果只能是崩溃……


除此之外,“人口红利”还是一个邪恶的概念。它将人分为年轻人和老年人两部分,并且将年轻人比重大视为红利,反过来说老年人是负担,而造成社会上的弃老意识和行为,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最近一段时间“与病毒共存”支持者,总是用奥密克戎毒性不大,死亡病例大多数是老人的说法证明中国应该“与病毒共存”放弃清零政策……而意大利则直接说疫情让政府节约了11亿欧元养老金支出②。


在我看来,现在大家对“人口红利”消失的恐惧是被经济学家贩卖的焦虑所感染了。我认为,前些年经济快速增长是靠劳动人口多,劳动力价格低,即“人口红利”甚至是所谓的“低人权优势”——一个极其邪恶的概念,低人权是国家的耻辱,但在一些人那里却成了优势——实现的。然而资本及其代言人经济学家却将功劳贪为己有,还恬不知耻的宣扬自己养活了劳动者,为劳动者提供了就业岗位……现在他们无力让经济继续增长了就惊呼“人口红利”消失了!我倒想问问,前些年经济快速增长,究竟是资本、资本家、经济学家的能耐大,还是劳动者的贡献大(人口红利)?其实对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一段时间了,并且在知乎网提了一个估计只有我自己会去回答的问题:为什么不说“资本红利”而是“人口红利”s.zhihu.com/DePrM



二、人口老龄化


近两年,老龄化焦虑似乎充斥了整个互联网,以及现实社会,人们担心自己老无所养,担心自己晚景凄凉,担心没人给自己送终,所以,一有人提出鼓励生育就会引发全网、全社会呼应,于是人口学家、经济学家们就借势贩卖出生率下降,甚至中国绝种之类耸听的危言。


其实,导致这种焦虑和恐惧的本质是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冲突,即:中国传统追求人丁兴旺、子孙满堂、三世、四世,甚至五世同堂,而城市文明的特点是小家庭各自生活,注重亲戚交往之间的距离感和分寸感——既能保持亲戚之间的联系又不会相互干扰——也逐渐形成了注重自我、自在和独立空间的生活方式。


那么,为什么城市文明不能保持农耕时代的生活方式呢?我想原因有下面几个:首先,城市人口密集,住房是针对小家庭设计、建造的,小的几十平米,大的一百多平米。就算那些几百平米的别墅,也因其功能设置而不适合多代人合住,且无法扩建;其次,自己(夫妻二人)和成年子女都有各自的工作,选择安家的地方会考虑上班方便,所以居住分散;再次,由于工作原因成年子女与父母很多不生活在同一城市,甚至有些子女定居于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


前两年,一则【“我不是犯人!”上海91岁老人被4个子女送进养老院,哭诉只想回家!】③新闻报道的事情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不适应现代文明了,虽然,老人有四个子女,然而他们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也不能在母亲身边照顾她,但又不放心老人独自生活所以把她送入养老院,但老人家不能适应养老院的生活方式——觉得不自由——更重要的因素是,她与众多中国老人一样从心底里不接受住养老院,甚至把住养老院当成是子女不孝、晚景凄凉……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社会化养老将成为晚年生活的主流,而与子女多少没有太大关系,也与子女是否孝顺无关——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所以,现代社会子女因为工作、事业不能在父母身边与传统孝道并不相悖。


然而,不管你承不承认,能不能接受,这将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晚年生活方式,现在的老人,如那位91岁的老人,还有发泄不满的心气,轮到我们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趁早安顿好自己的归宿——找一家中意的养老院了。


其实,不止城市如此,现在中国的农村也没了农耕文明那种大家庭存在的土壤——农村青壮年大多背井离乡讨生活,家乡只有一些老人和孩子。因此照护老人和孩子,以及丧葬服务企业(机构),也会逐渐兴起——社会化养老终将代替传统的家庭养老。


我想,耕读传家、几代同堂,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只是留在中国人脑海里美好的记忆了。我厌恶城市文明对传统地毁灭,却没有能力反抗只能被裹挟着往前走,并撰文告诉读者要转变观念,顺应时代进步……


其实,老龄化是无法避免——全世界都是如此——只会更加严重,这是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因为老龄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进步导致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而不是少子化。简单论述如下:如果在人的的生命周期内,一个国家或社会每个年龄段的人口是均衡的,只要其人均预期寿命超过67岁(以10年为一个年龄段,到70岁共分7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人口数量均衡,那么每个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左右,60岁以上,67岁以下的老龄人口就大致占总人口的10%),这个国家或社会就进入老龄化,无一例外,不过如果各年龄段人口不均衡67岁这个年龄就不成立,但不会改变老龄化是由于人均预期寿命提高所致这一根本因素。


老龄化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比如法国在1865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至今已近160年了,期间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不仅仍然是世界强国还引领着世界艺术、时尚的潮流;而日本是世界第一的老龄化国家,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29.1%,但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年年都有人获得诺贝尔奖。这说明,现在脑力劳动的重要性更大了,对体力劳动的需求反而减少了,甚至一些繁重、危险、重复的工作可以由机器替代了。


三、低生育率


低生育率是人口专家们制造焦虑的另一个法宝,他们甚至用中国很快会绝种来威胁大众,说什么到2100年中国人口会减少一半。听起来挺吓人,但稍微一想就觉得荒唐,人口减少一半不是还有7亿人嘛!估计到那时中国人口也只比印度少,仍然是世界第二的人口大国,但与资源匮乏的矛盾却会大大减小。

从各路专家呼吁鼓励生育的现象看,他们根本就没弄明白造成低生育率的原因,也不知道鼓励生育是否有大的作用,所以用鼓励生育来解决低生育率问题完全不得法。

我觉得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社会进步,另一个是生存环境。


1.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除了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人类生活质量,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首先,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发生了根本转变,更愿意多花时间享受生活,而养育孩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两者明显冲突,所以很多人就会选择减少生育,甚至不生育,这样就造成社会生育率低;

其次,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看重自我价值,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就越深,这也造成人不愿意被子女拖累的想法,从而导致生育意愿下降;

再次,生活水平越好,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也就越重,对他们的期望值越高,这样养育孩子太费时间和精力,就造成人们不愿意多生的想法,继而造成社会生育率低;

第四,现在中国人生活水平高会导致一个主要负面问题,即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包括子女教育投入大,以及住房条件等都不允许多生;

第五,生活水平越好,人们的价值观越会重视自由、平等,夫妻之间的关系也受价值观转变为互相尊重,婚姻的目的不再只是传宗接代,而变成互相依存,夫不再是一言九鼎的家长,妻也不再是生育的工具,夫妻都会尽量做好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既要重家庭,也要重事业。

第六、社会进步导致人类从幼年到能独立谋生的学习和准备时间变长,而人的最佳生育年龄却始终没有相应进化,具体说:过去15、6岁的人就能离家独立谋生,很多人17、8岁就结婚生子了,而现在15、6岁还是孩子,法律也限制未成年人劳动,18岁才被视为成年,但由于谋生技能要求提高,18岁才刚上大学,毕业就22、3岁了,毕业后找工作、找对象、准备结婚怎么也要到25、6岁,这还是顺利的稍微慢一点就30了,再考虑住房条件,那就更晚了;

第七、社会总体仍然是对妇女不怎么友好的,女性在求职和工作方面更容易遭遇歧视,所以女性一方面面临找工作难,一方面不敢怀孕生孩子。

第八、再说一个与社会进步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那就是:现在中国普遍存在的生活压力大,让很多年轻人为生存耗尽了精力和生活热情……


其中第四条被广泛认识到,鼓励生育的想法都是从这个方面考虑的,也是唯一可以通过奖励产生效果的因素——不过是效果不大,这点从新加坡、韩国鼓励生育和我国开放二胎的效果就知道了——其他几点还少有人关注。


2.生存环境


中国目前有14亿人口,虽然已不是世界第一,但与第一的印度人口总数相差无几,我们直接感受到的是到处人挤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严重匮乏导致的社会内卷令人窒息。在资源不足时,抑制种群数量是很多动物都会做出的选择,何况是人类!


资源匮乏只是人口太多的一个制约因素,另一个因素是巨量的垃圾无法处理,无处堆放……中国的垃圾围城问题触目惊心——观看王久良2010年拍摄的纪录片《垃圾围城》④一定会被绵延不断的垃圾山包围北京城的画面震撼。不夸张地说,北京城就像是建设在垃圾山坳之中……昨天看到一则消息【令人窒息!年轻女孩租房2年未扔垃圾,只留“小洞”睡觉!】⑤笑过之后,突然想到北京城以及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不就是放大版的“睡觉‘小洞’”吗?只不过换了一个场景而已!而我们不是也和那个女孩一样过得很坦然、自在且心安理得。换句话说,这个女孩儿的行为有多可笑,我们自己就多么不可理喻。


我觉得,前不久印度一座17层楼高的垃圾山失火变成“火山”燃烧了十余天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⑥是对人类的又一个警示——这个世界人口太多,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了!


制造生育率下降焦虑的人,还有另一个法宝,即人口结构。但他们不知道在绝对庞大的人口总数面前,人口结构只是一个非常次要的问题——一方面人口基数庞大会自然形成一种稳定的且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人口结构。比如,当一个地方只有一个男人的时候,新增一个女人,这个地方的总人口就增加一倍,此地人口结构是男女各占50%,即男性人口比例从百分之百暴一半至50%,相反女性人口比例从0暴增50%到达一半,但如果此地原有人口1万人,新增1人甚至10人,无论其男女对人口结构都没有什么变化。


可以说,低生育率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靠政策鼓励意义不大,并且完全没有必要鼓励生育。



2022年6月4日



注:①【人口红利_百度百科】

rc.sru.baidu.com/r/wdJO


②【受新冠疫情影响 意大利2020年节省约11亿欧元养老金支出】mr.mbd.baidu.com/r/BpIo


③【“我不是犯人!”上海91岁老人被4个子女送进养老院,哭诉只想回家!】

t.ynet.cn/baijia/301334


④【垃圾围城_百度百科】mbd.baidu.com/ma/s/ItSE


⑤【令人窒息!年轻女孩租房2年未扔垃圾,只留“小洞”睡觉!】

m.gmw.cn/toutiao/2022-0


⑥【印度百年不遇高温,高达47摄氏度,17层楼高的垃圾山自燃犹如炼狱】ms.mbd.baidu.com/r/Gore

编辑于 2023-08-27 09:38・IP 属地浙江